质量立校强根基改革创新促提升!团风中学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

发布时间:2025-08-06 19:12   内容来源:新华网      阅读量:15101   

湖北省团风中学校长 王利平

湖北省团风中学创办于1951年,是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,现系省级示范高中。近年来,面对“县中振兴”的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,我们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探索出一条县域高中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。

强化顶层设计,构建质量管理新体系

县中要振兴,质量是关键。学校确立了“质量立校、特色强校、文化兴校”的发展战略,构建了“一个中心、三个保障、五个抓手”的质量管理体系。

“一个中心”即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。 “三个保障”即师资保障、制度保障、条件保障。 “五个抓手”即抓课程建设、抓课堂改革、抓教研科研、抓质量监控、抓特色发展。

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,学校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,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

聚焦师资建设,打造质量提升新引擎

办好学校的关键在教师。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“一号工程”来抓,构建了以骨干教师为引领、中青年教师为主体、以科研兴教为抓手的“三个同心圆”发展模式。

实施“三大工程”,分层培养教师队伍。一是“青蓝工程”。二是“名师工程”。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,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,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。2025年,倪梦雅获省级精品课一等奖,5人获市级一等奖;成子琪获“湖北好课堂”市级一等奖。三是“科研工程”。目前,科任教师撰写学法指导论文195篇已装订成册,形成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教材。

建立“四项机制”,激发教师工作活力。一是竞争机制,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。二是激励机制,让优秀教师政治上有地位、经济上有实惠。三是培养机制。《团风中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》《骨干教师培训计划》《教师新课程培训方案》,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四是评价机制。建立以师德表现、教学实绩、科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评价体系,引导教师专心教学、潜心育人。

通过多年努力,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,整体素质显著提升。目前,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,省级教学能手1名,黄冈名师5名,高级教师94名,市级骨干教师46名,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。

深化课堂改革,构建质量提升新模式

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,是提升质量的主战场。我们始终坚持向课堂要质量,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。

我们实施“分层教学”策略,开展“高效课堂”创建活动,强化集体备课,推行“三步六环”教学模式:第一步是课前准备,包括“预习导学”“问题生成”环节;第二步是课堂教学,包括“合作探究”“展示交流”环节;第三步是课后巩固,包括“达标检测”“反思提升”环节。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。

完善监控体系,建立质量保障新机制

质量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监控体系作支撑。我们建立了全方位、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。

构建“三级监控”网络。其中包括校级监控、年级监控、班级监控,分别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宏观调控、年级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、班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落实。

实行“四个检查”制度。其中包括常规检查、专项检查、随机检查、综合检查、。

建立“五项评价”机制。包括学生评教、同行评议、领导评价、家长评价、社会评价。

坚持“数据说话”。我们建立了详细的教学质量数据库,以备析问题、出措施。同时,建立了预警机制,对教学质量出现波动的班级和学科及时预警,及时干预。

突出特色发展,开创质量提升新局面

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,我们注重发挥学校优势,突出特色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办学品牌。

打造“书香校园”品牌。我们开展“晨诵午读暮省”“读书节”“诗词大会”等活动,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。

加强“艺体教育”。我们成立了合唱团、舞蹈队、篮球队、足球队等社团,每年举办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。推进“德育品牌”建设,构建了“三全育人”德育体系。学校被评为“黄冈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”“黄冈市文明单位”,德育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。

5年来,我校高考一本率从 21% 跃升至 39%,其中一本上线人数从 164人增至 280人,2022 年更有2名学子考入清北,打造出县域高中突围的 “团中范式”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图文